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依法治市委員會的大力指導下,中共曲阜市委黨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作用,切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地落實,現將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聚焦理論學習,提升法治素養。一是領導干部帶頭學。校黨委領導班子堅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等內容作為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一年來,組織專題學法活動4次,組織教職工集中學法4次,全面提升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二是干部職工積極學。全體教職工嚴格落實學法用法制度,采取集中學與自覺學、線上學與線下學等多種形式推動干部法治學習。鼓勵干部職工通過報刊、書籍、普法公眾號等載體每日學,及時把握當前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要求。三是以考促學增實效。組織全體教職工積極參加“憲法知識專項答題”等答題活動4次,動員全體教職工100%參與濟寧市學法用法考試,不斷提高全體教職工法治素養。
(二)聚焦主業主課,增強教育實效。充分發揮黨校主渠道、主陣地、大熔爐優勢,突出抓好以黨員領導干部、公務員、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為重點對象的法治教育,打造精品專題課。一是用心開設法治課。在2024年度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班等10余個主體班次中開設法治課程;通過領導干部上講臺和邀請校外專家學者授課,不斷拓展外部優質法學資源,2024年來共邀請領導干部、法學專家學者授課10余人次。二是精心打造法治課。深挖課程資源,不斷優化法治課程。打造的2門法治課程榮獲濟寧市黨校系統精品課、濟寧市黨校系統第二屆青年教師比賽優質課,與曲阜法院聯合開發的1門模擬法庭課榮獲濟寧市黨校系統互動式教學優秀課。三是盡心開展法治宣傳。依托流動黨校、基層黨校、社區聯建,深入王莊鎮、更道社區等村(社區)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活動,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心;推出2節法治文物微黨課,助力線上宣講“碼”上學;結合法治宣傳月、“3·15”“12·4”等重要時間節點,及時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活動,積極回應社會關注、公眾需求,推動法治學習宣傳走深走實。
(三)聚焦法學研究,發揮智庫作用。在法治理論研究方面,突出服務法治曲阜建設的需求、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服務黨校教學培訓的需求。一方面,認真總結曲阜法治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將其作為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培訓的鮮活教材引入課堂,用身邊人、身邊事講解法治、宣傳法治,提高培訓實效。另一方面,積極申報法治課題,持續推動科研課題與教學實踐之間的相互轉化,促進“教研相長”。2項課題成功申報2023年度濟寧黨校課題、2024年度濟寧社科課題并完成結項,1項課題成功申報2024年度濟寧黨校課題,4篇法學理論文章在《濟寧日報》《江蘇經濟報》等報刊上發表。
二、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宣傳力量薄弱。法治宣講師資隊伍僅有2名法學專業的教師,整體宣講隊伍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與有關部門聯動普法較少,普法宣傳宣講力度有待加強。
(二)法治教學方式單一。目前,校內教師開設以及邀請校外專家講授的法治課程,基本都以講授式課程為主,滿足了“用學術講政治”的理論深度要求,但訪談式、案例式、體驗式教學方式運用不足,內容吸引力有待加強,教學創新的步子還需進一步加大。
(三)法治對策研究不足。理論研究成果難以與曲阜法律實踐很好融合,尤其是針對曲阜市法治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提出讓市委、市政府用得上、能管用的法治決策咨詢成果不多。
三、2024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建機制,強化組織領導。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成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聽取有關法治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二)明責任,細化工作分工。制定《中共曲阜市委黨校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等文件,將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黨委班子成員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
(三)守程序,依法依規決策。修訂完善48項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認真落實重大事項決策程序和重大事項風險評估,凡屬重大事項決策、重要項目安排等問題均通過黨委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民主集中、會議決定,不斷優化依法決策流程機制。累計召開班子成員會議10余次,集體研究確定“曲阜市委黨校老校區校園環境改造”等重大項目、重要決策10余項。同時,深入推進“公職律師”制度,1名教師成功取得公職律師證,并且累計參與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10余項、為教職工解答法律專業問題10余條。
四、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5年,曲阜市委黨校將以“四類陣地”建設全面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走深走實,積極為法治曲阜建設貢獻黨校的智慧和力量。
(一)建設“黨建+法治”陣地,推動法治與機關黨建有機融合。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黨內法規及與黨校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等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和“三會一課”重點學習內容。通過制定責任清單、組織學法考試、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種方式把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實到治校管理全過程。
(二)建設“教學+法治”陣地,推動法治與教學培訓有機融合。繼續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黨校重點課程,將憲法納入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培訓教育重要內容,將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納入有關班次培訓內容,積極開設各類法治宣傳和教育課程,重點加強對學員憲法、民法典、公務員法、黨內法規的宣講普及和解讀。在法治課程教學方式上,創新案例式、訪談式、現場體驗式等教學形式,增強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建設“科研+法治”陣地,推動法治與科研咨政有機融合。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依法行政、信訪工作、基層治理等問題,組織教師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推出接地氣、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四)建設“宣傳+法治”陣地,推動法治與理論宣傳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市委黨校理論優勢、宣講優勢、師資優勢,采取支部牽頭、黨員帶頭、深入基層的“線上+線下”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創新開展法治送教宣講活動,全力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先行者”、理論宣講“排頭兵”。
五、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
無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