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當下高質量發展的新命題,對營商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給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曲阜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聚焦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堅持向“新”求優,不斷在優化政務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水平上主動作為,以營商“軟”環境構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硬”支撐。
勤耕善種 不斷涵養市場活力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市場主體是經濟繁榮的源頭活水,如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
圍繞提高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度,曲阜市以“創新”服務發展,以“突破”提升質效,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的最優路徑。相繼推出“三一”服務模式、“跨省通辦”“股權變更登記完稅”聯辦、“企業碼”應用、注銷登記“四辦”模式、跨部門全領域“一業一證”改革等舉措,不僅為市場主體營造了寬松便捷的辦證環境,更是讓企業進市順暢、退市無憂,心無旁騖謀發展。
不僅如此,得益于該市數字賦能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斷深入,如今在曲阜,市場主體辦事已邁入“數字時代”。主題式推進“一件事一次辦”線上集成服務,推廣使用“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線上線下“一網通辦”高效協同,政務服務事項及辦事指南在pc端、移動端、窗口端、自助端同源發布、同步更新,深化“魯通碼”、電子證照等數據共享應用,電子亮證、掃碼核驗等方式實現申報材料“自動填寫”“免提交”等舉措,滿足了市場主體多樣化、個性化、便利化需求。
一系列惠企利企措施的實施,讓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曲阜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2023年以來,曲阜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2563戶,同比增長17.23%,其中企業3563戶,個體工商戶8944戶,同比分別增長16.83%、18.62%。
精準施策 積極賦能項目建設
“我們總投資3.5億元的12萬噸精煉玉米油加工項目已經投產運營,現已實現銷售收入過5億元。這多虧了審批部門全流程無微不至的服務。”良友集團項目經理徐猛告訴記者。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營商環境是項目建設的“助推器”。為推動項目跑出“加速度”,曲阜成立“馬到成功”服務專班,結合“阜企會客廳”政企聯動模式,為項目建設“私人訂制”審批流程,制定最優審批方案,及時提醒項目關鍵節點,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加強部門聯動,通過“專班包保、問題會商、全程盯靠”,動態掌握項目進程,在最短時間內幫助企業做好政策獲取、項目立項、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服務,確保企業項目建設如期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護航項目建設的道路上,曲阜市還針對項目堵點難點,靶向精準施策,先后推出拿地即開工、“一函一會三清單”、聯合驗收“一件事”、線性工程“極簡審批”等創新舉措,推動項目建設服務體系從“能辦”到“快辦”再到“好辦”的提檔升級,助力項目早落地、早建設。2023年以來,曲阜累計辦理各類工程建設項目許可事項共計676件,網辦率達到100%,總投資額744億元,為14個省級重大項目提供上門服務。
向心而行 擦亮為民助企金名片
優化營商“軟”環境,專業貼心的服務至關重要。為進一步了解企業群眾辦事需求,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獲得感、滿意度,曲阜市換位思考向前一步,深入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體驗活動。通過“身”入一線沉浸式感受,為群眾提供“保姆式”服務的同時,走近群眾、成為群眾,查找辦事過程中的“不舒服”“不得勁”,助力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辦理流程“優不優”、效率“高不高”、服務“好不好”,企業群眾感受最直接。曲阜市積極踐行“一次辦好”服務承諾,常態化提供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不見面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辦不成事“兜底辦”,企業群眾辦事幸福感不斷提升。依托大數據系統,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出發點,推出“整點報時”工作機制,通過報時提醒、智慧幫辦,將“暖心告知”“靜默智辦”做細做實。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該市不斷健全線上線下幫辦代辦體系,讓企業群眾“少跑腿、好辦事”。線上提供高頻事項專人服務,幫助企業群眾解決線上操作、材料上傳、業務辦理等問題;線下持續優化幫代辦工作機制,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陪同辦、優先辦等服務。同時,推動“保姆式”貼心服務向基層延伸,構建起市鎮村三級聯動體系,有效打通了方便企業、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曲阜將乘勢而上,全面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要求,著力優化服務流程,銳意探索創新舉措,以一流的營商“軟環境”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和投資興業的信心,為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曲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張麗君 何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