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策依據
根據曲阜市農業農村局、曲阜市財政局轉發《濟寧市農業農村局濟寧市財政局關于切實做好2024年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的通知》(濟農字[2024]14號)精神,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落實糧食安全責任,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以小麥種植面積為依據,補貼對象為種糧(小麥)的農民和新型糧食經營主體。為確保2024年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及時、準確發放,結合街道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重要措施
(一)做好組織實施和宣傳發動
通過互聯網新媒體,采用明白紙、宣傳車、社區“大喇叭”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對2024年小麥種植面積核定工作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基層干部和種糧農民了解、掌握小麥面積核定工作的政策、辦法及責任,引導廣大農民據實申報。
(二)明確小麥種植面積核定流程
1.種糧主體自報告。有關社區、合作社要結合本社區實際,指導各類種糧主體自報告小麥種植面積。要統籌考慮外出務工人員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規定時限,切實做到應報盡報,防止漏報現象,對因宣傳不到位造成大面積漏報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各類種糧主體對自報告面積負責,規定時限內由于個人原因導致漏報的,視為自動放棄。種糧主體虛報面積的,經核實后要扣除虛報面積,情節嚴重的取消當年補貼資格。
2.經濟合作社初核。社區負責對種糧主體申報的小麥種植面積進行核實,包括:申報人、地塊位置、實際種植面積等。核實無誤后,由經濟合作社黨組織書記和主任簽字并加蓋經濟合作社公章,及時將有關信息上報街道農業服務站。
3.街道審核。街道辦事處組織人員對各經濟合作社上報核定小麥種植面積進行審核,并進行實地抽查。審核無誤后報市農業農村局匯總。確保補貼對象、種植面積、補貼金額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
4.街道、經濟合作社兩級公示。嚴格落實“兩級公示”制度,公示責任主體為街道辦事處。由街道辦事處負責到各經濟合作社公示分戶小麥種植面積、監督舉報電話等事項,公示期不少于5天;在街道駐地公示各經濟合作社小麥種植面積、監督舉報電話等事項,公示期不少于5天。街道辦事處負責收集、保存兩級公示影像資料,并于公示結束后報市農業農村局審查備案。公示無誤后,街道財政所負責將農戶補貼信息錄入到惠民惠農補貼“一本通”系統。
(三)加大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
各相關部門、各管理區、各社區、各合作社要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擔當精神,加強協調配合,按照各自職責,扎實做好補貼發放管理工作,切實做到合理合法合規的應補盡補,虛報冒領的堅決予以查處,充分發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的導向作用。對政策落實不力、敷衍應付的,要進行約談、批評和通報,嚴肅問責;小麥種植面積核定的主要工作在社區,包管區領導、管區書記、包社區、包經濟合作社干部要認真落實包保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針對往年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加大對小麥面積核實、張榜公示等環節的監督指導力度,確保面積核定數據準確、上報及時。街道紀工委要及時查處虛報面積、私立戶頭、合作社干部代領、截留、擠占、挪用、騙取補貼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對涉及違法犯罪的按照有關程序移交有關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