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1/220930150651296945.jpg)
本網訊 9月29日,首屆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論壇在北京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
張桃林指出,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逐步成為社會共識,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科技支撐更加有力,推動了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進入新發展階段,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要按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部署要求來推進,處理好環境治理與糧食安全、保護環境與農民增收、激勵引導與監督約束、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等四大關系。要錨定發展目標,狠抓耕地資源保護、生物安全治理、面源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生態建設、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政策和科技支撐等工作任務落實,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隊伍。
張福鎖、吳豐昌、周衛等3位院士分別圍繞洱海保護與高值農業、我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耕地保護與利用的戰略思考作了主旨演講。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單位的6位業內專家作專題報告。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受托發布了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報告,報告介紹了近4年來我國秸稈產生與利用、還田與離田、市場化主體培育等情況。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單位、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有關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各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能源建設部門負責人參加論壇。